分类
社会工作者(初级) 2025-01-23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实务(初级)》1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老王因公出差时遭遇车祸致残,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社会工作者小马对老王的现状进行评估后,拟采用个案管理的方式为其提供服务,小马首先应做的工作是()。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残疾人个案管理的主要步骤。社会工作者小马应做的工作是确定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优先顺序,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可用的资源,探讨服务对象使用资源时存在的障碍,确定具体的工作目标。
2、张奶奶与儿子一家共同生活。张奶奶的儿子媳妇因工作繁忙且经常出差,便请了保姆帮忙照料老人。社会工作者前去探访,发现张奶奶的房间十分凌乱,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张奶奶躺在床上,嘴唇干裂,床头柜上摆放着好几瓶药,床边还放着尿盆,她反复地说:“活着真受罪。”保姆说,张奶奶几周前因洗澡不慎滑倒,造成骨折,一周前出院回家静养。上述情况表明,张奶奶目前生活存在的风险因素是( )。
答 案:C
解 析:C
3、( )是REBT的生命。
答 案:A
解 析:认知干预是REBT的生命。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认知模式中REBT的生命。
4、小谭结婚5年了,自女儿出生后,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近来,丈夫经常因一点小事就对她拳脚相加。万般无奈之下,小谭带着孩子离开了家,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首先应提供的服务是()。
答 案:B
解 析: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包括:(1)接纳受害妇女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2)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3)关注受害妇女安全。(4)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题中,应为小谭母女提供庇护所并确保其安全。故选B。
多选题
1、社会工作者所做的老年人评估的目的是要获取一些基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哪些支持性或康复性服务可以帮助老人保持独立的、满意的生活方式。以下属于评估的目的的有( )。
答 案:ABCD
解 析:社会工作者所做的老年人评估的目的是要获取一些基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哪些支持性或康复性服务可以帮助老人保持独立的、满意的生活方式。评估有四个目的①识别老人的优势和不足;②识别支持和维护现有功能的方法;③识别恢复丧失功能的干预措施;④识别替代丧失功能的支持性措施。
2、下面的案例折射出的老年人问题属于老年特殊问题的是( )。
答 案:ABCD
解 析:老年阶段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化是这个阶段的最显著特征。在这一阶段,老年人有多种特殊的问题,包括虐待和疏于照顾、丧亲、临终关怀、自杀。ABCD分别属于上面的四项需求。E项中的李奶奶被疾病折磨,属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它并不是老人特有的问题。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老年人特有的问题。
3、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有一定的差别,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 )。
答 案:ABDE
4、 小王一直从事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服务贫困家庭,为了能有效地获得贫困家庭的信息,小王可以采取的评估手段有()。
答 案:ABCD
解 析:根据教材知识点,获得评估信息有以下五种方法:1.直接询问:社会工作者同救助对象直接的交谈和沟通,可从交谈中了解到救助对象对目前状况的描述、自己和家人的感受、自己能够克服困难的资源和途径、家里贫困的原因等信息(因此,选项A是适合的)。2.家庭探访。社会工作者可以很直接和直观地观察到救助对象的生活情境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如家居生活、家里的空间大小、周边邻里关系和社区环境、家具摆设等;同时还可以与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因此,选项B是适合的)3.间接了解。社会工作者还要多方走访他们的朋友、亲戚、邻居、老师、同学、同事等,间接了解与救助对象相关联的信息。(因此,选项C是适合的)。4.观察身体语言。在交谈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观察救助对象的身体语言,例如站立的姿势、对话中眼神的交流、手脚的动作、着装风格、语音语调等。通过这些线索能发现救助对象行为、思想上的一些特点,同时能够预估救助对象遇到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他们的影响程度。(因此,选项D是适合的)。5.使用量表(对应选项E,但本案例情境是要有效获得贫困家庭的信息,而使用人格测量量表获得的是家庭成员个体的人格特征的信息,不属于贫困家庭信息的内容,因此选项E不适合)。
知识点:评估
主观题
1、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如何进行选举?
答 案:第一次选举当选名额不足时,应就所缺空额组织另行选举。其得票数达到选票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可当选。
2、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
答 案:(1)子女就学困难的;(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
相关文章